You are currently at our Hong Kong (Chinese) website. We also offer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with direct customer service in many locations worldwide.
All locations

不斷創新

歷史

Scene from a historic tire production plant.

跨越150年 我們對輪胎的熱情始終如一

自 1871 年在德國漢諾威成立 以來,馬牌集團就開始橫跨多項服務領域,領先在全球推出開創性的車胎技術、系統和服務解決方案。即時回應市場是馬牌集團的核心價值,也是我們迎戰未來的利器。而廣泛產品線及創新技術,使馬牌成為首屈一指的市場領導者兼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在此邀請您一同探索集團迄今跨越150 年的發展歷程,瞭解我們如何創造劃時代的輪胎先進技術、並放眼未來。

永續發展(1991 - 現在) 

2021

馬牌輪胎未來展望成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輪胎公司,GreenConcept計畫在2030年,馬牌輪胎將在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領域成為產業領導者。ear 2030.

2018

開創性的“Taraxagum Lab”計畫發表了以蒲公英萃取天然橡膠的創新技術,為環境友好生產開創新局,並獲頒 GreenTec 大獎。

馬牌輪胎發表適用於卡客車輪胎之全新數位輪胎監控平台ContiConnect,讓輪胎維護更具效益同時易於使用及維護。

ContiConnect Display

2013

結合橡膠回收及再製技術的ContiLifeCycle推出,讓商用卡客車輪胎具備更常受命同時有效降低成本。

Tire image

2007

馬牌集團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供應商前五強

2003

ContiSportContact™ 2 Vmax 是世界第一個經測試達到 360km/h 速度的街道用輪胎,同時締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1991

馬牌輪胎推出 ContiEcoContact 系列輪胎, 成為第一個將轎車用環保胎導入市場的公司。ContiEcoContact系列輪胎證明了保證環境永續的同時,輪胎能維持駕馭安全跟高性能。此系列輪胎的低滾動阻力有效提升燃油經濟性。此外,輪胎品質更為穩定且橡膠殘留物更少。

Continental introduced the ContiEcoContact in 1991 setting new standards in rolling resistance.

馬牌里程碑:廣告中的藝術

大眾運輸與交通工具高速發展的黃金年代,意外開啟了另一領域的蓬勃發展:廣告。

馬牌輪胎令人印象深刻的海報設計,不僅只傳達馬牌輪胎的品質卓越,更開啟了消費者想像的無限可能。

無論廣告主題是關於輪胎性能、駕馭安全或僅是旅遊,這些色彩豐富的海報設計,都能讓您領略當時代的風采。

遍及全球 (1961 - 1990)

1987

涉足美洲: Continental Tire North America, Inc. 成立。

1979

馬牌藉由合併德國優耐陸Uniroyal輪胎拓展了歐洲市場。六年後,馬牌輪胎進一步合併奧地利Semperit輪胎

1972

無鑲釘ContiiContact冬季胎大幅提升在嚴苛氣候條件下的駕駛安全

1967

Contidrom輪胎測試實驗室正式啟用,這個革命性的試驗中心讓馬牌可以與世界各大車廠合作研發並測試輪胎性能。

The test site of Continental near Hanover is shown.

馬牌里程碑:第一部無人駕駛車輛

1968年,當首輛無人駕駛車輛駛進Contidrom的測試軌道,讓媒體及大眾都為之眼睛一亮。這項試驗的初衷原本是想建立一套科學方式來測試輪胎性能,減少人為誤差,但同時,馬牌輪胎卻同時開啟了無人駕駛科技的先河。

時至今日,馬牌輪胎仍為無人駕駛科技持續研發最新科技。最新的試驗項目CUbE – “Continental Urban Mobility Experience”,專注於僅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可安全運送乘客至他們想選擇的目的地。同時,馬牌也正在研究高速公路無人駕駛及自動停車。

當然馬牌輪胎也為了無人駕駛科技專門研發了相對應的智慧型輪胎-C.A.R.E™原型胎。具備可以偵測胎壓、溫度及警告預知危險的輪胎偵測器。特殊研發的輪圈具備自動充放氣功能,可以隨時調整胎壓以適應各種路況。

賽事榮耀與技術突破 (1931 - 1960)

1960

馬牌輪胎開始量產輻射層輪胎。馬牌為這類輪胎標記上"R"字母,漸漸地這成為了輪胎生產標準。

1955


馬牌輪胎成為德國第一個為轎車生產無內胎輪胎的製造商,與傳統輪胎相比,其可靠性大幅提高

Old tire on the car

1952


馬牌輪胎歐洲首款專為冬季與極地設計的輪胎,M+S (泥地[Mud]與雪地[Snow])。

1951-1955

保時捷賓士密切合作,馬牌輪胎很快就恢復了在二戰以前於賽道的榮光,配備馬牌高性能輪胎的賽車橫掃各大賽事。

1945

隨著二戰結束,位於漢諾威的馬牌工廠繼續生產營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

隨著二戰爆發,橡膠產業也被迫滿足更多軍用需求之輪胎,同時也生產衣物、鞋款及其他民生必需品。

持續締造成功 (1901 - 1930)

1928

馬牌輪胎製作了歐洲首款農用充氣輪胎

First series production of pneumatic tyres for motor vehicles at the factory in Hannover-Vahrenwald 1898, Produktion der ersten Serienluftreifen für Kraftfahrzeuge im Werk Hannover- Vahrenwald 1898,

1926

碳黑首次被應用在輪胎生產,有效增進輪胎抗磨損能力及讓輪胎品質更為穩定持久。

1921

馬牌是第一家推出具備簾布層輪胎之德國公司,這是輪胎組成的一次顯著進步,告別過往過於堅硬的輪胎編織方式。

1909

飛行探險家路易·布萊里奧Louis Blériot,成功完成人類首次駕駛飛行器飛越英吉利海峽。飛行器的機翼及機身就是由馬牌航空材料所打造。

Aeroplane fly over the sea

1908

馬牌輪胎為轎車發明了可更換式輪圈,這是一項成就卓越的創新,更換輪胎時更加省時省力

1901

裝上馬牌充氣式輪胎的賓士賽車,僅花了6小時45分就完成了尼斯-薩隆-尼斯長達414公里的賽事,奪得歷史性的勝利。nds. 

35 PS Mercedes  with Continental tires in Nizza Salon

創始初期 (1871-1900)

1892

第一個推出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

1875

躍馬標誌首次出現於馬牌產品中,並於1882年成為馬牌之註冊商標

1871

Continental Caoutchouc & Gutta-Percha Company 於10月8日成立於德國漢諾威,這個時間點比世界首輛汽車誕生約早15年。初期生產包含雨衣用的橡膠材料、熱水保溫瓶、以及給腳踏車及馬車使用的實心輪胎。漢諾威當時已經是德國工業生產重鎮,集結了工業生產、紡織產業,甚至是高級巧克力產業。而早在1843年,漢諾威就已經佈建完成直達德國各大城市之鐵路線。

Continental Caoutchouc & Guttapercha Compagnie 1874

馬牌里程碑:躍馬標誌

躍馬標誌是汽車業中家喻戶曉的商標之一,象徵著力量、敏捷和耐力。這個標誌的源由,來自於一位名叫 Hartmann 的獸醫發明了以軟橡膠製成的「馬蹄緩衝」,能夠避免馬匹在結冰的路面滑倒。每個馬蹄緩衝橡膠,都帶有一匹以後腿站立的馬匹圖像。而這匹馬其實背後有更廣泛的意義,源於公司在漢諾威的根基;有著同樣名稱的純種賽馬是當地的傳統象徵,14 世紀首次出現在 Brunswick-Lüneburg 公爵的紋章上,至今仍在德國下薩克森州 (Lower Saxony) 使用。

The rampant horse is the company trademark of Continental since 1882.

馬牌里程碑:對未來永續發展的體現

未來的移動方式,必定會向更注重環保、碳中和及降低損耗等趨勢靠攏。作為產業技術先驅者,馬牌輪胎已對未來許下永續發展的承諾,並且將逐步地達成這個目標。馬牌GreenConcept輪胎就是綜合永續發展目標與最新輪胎科技的具體成果。

Pressebriefing der Continental AG am Montag (06.09.21) in Muenchen auf der Messe IAA Mobility 2021.

在2021年IAA車展首度亮相的馬牌GreenConcept輪胎,綜合多方面頂尖研發成果來降低輪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且除了部分尚未量產的科技,許多技術都已應用在馬牌市售輪胎中。馬牌GreenConcept輪胎的原料,萃取自蒲公英的橡膠聚合物及由稻穀及植物油及樹脂中取出的矽聚合物,同時採用了極高比例之回收材料,包括像是:寶特瓶、廢棄輪胎等,盡可能的降低原物料用量。並且在多方技術優化下,該輪胎較一般輪胎降低了近40%的輪胎重量,並且可以重複被利用。輪胎中配置智慧傳感器,讓駕駛更安全、更舒適也更具效率。

探索更多

馬牌輪胎所有產品

We’re making mobility cleaner, safer, more intelligent and affordable for everyone.